当前位置: 首页 >温故
  • 新西兰:行政改革的“世界领袖”

    作者 刘军(媒体人)更新于 2013-08-14

    核心提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经十年对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公用财政管理大刀阔斧的整治和改革,扭转了“福利国家”新西兰的经济颓势,也使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又多了一个荣誉——“行政改革的典范”。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相呼应的行政改革运动席卷全球。这股始于欧美的改革之风吹进南 [阅读更多]

    新西兰:行政改革的“世界领袖”
  • 阿根廷:为货币顽疾哭泣

    作者 admin更新于 2013-07-10

    核心提示:数次金融危机表明,金融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源于国际资本的冲击,也可能源于自身经济社会问题或金融体制的缺陷,或是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乔大可(媒体人)阿根廷,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个国土面积排名前十的南美大国,不乏重量级名人。论英雄人物,有切·格瓦拉;论作家,有博尔赫斯;论女性传奇,有贝隆夫人;论球星,从马拉多纳到梅西,举不胜举。不过,让经济界最关注的,当属阿根廷 [阅读更多]

    阿根廷:为货币顽疾哭泣
  • 在“国有”和“私有”站点摇摆的英国铁路

    作者 admin更新于 2013-06-10

    孔昊(学者)核心提示:英国铁路20世纪90年代的私有化改革告诉我们,具有公益性的铁路等基础设施,私有化不一定就是必然的选项。但在我国,投资巨大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仅仅依靠目前的政府财政加银行贷款的模式也是不够的,有必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今年3月,中国铁路重组实行政企分开,铁道部拆分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消息,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关注,也勾起部分英国人有关铁路重组的记忆。铁路私有化改革 [阅读更多]

    在“国有”和“私有”站点摇摆的英国铁路
  • 丹麦:没有“农民”的农业强国

    作者 乔大可更新于 2013-05-07

    核心提示:丹麦不仅以安徒生童话、美人鱼和青铜雕像闻名于世,也因发达的农业生产而备受瞩目,可以称得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场主的王国”。丹麦农业的生产方式既能兼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分散的初级农业产品,又能保障加工、流通领域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丹麦素有“欧洲食橱”、“欧洲乳酪市场”的美誉,它是全球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 [阅读更多]

    丹麦:没有“农民”的农业强国
  • 并购朝来,涌向何处?

    作者 陆新之更新于 2013-04-11

    核心提示:在全球经济中遥遥领先的美国企业,已经先行一步选择了兼并收购这条持续发展的捷径,并将企业兼并收购发展成高效益、高信息含量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如今在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中,中国或将成为主角。陆新之(PE合伙人、亨通堂文化机构创办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壮大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middo [阅读更多]

    并购朝来,涌向何处?
  • 财产权变迁与国家命运

    作者  孔昊更新于 2013-03-12

    核心提示:近500年大国力量消长的历史表面,持久的经济增长都起因于一种适宜财产权演进的环境。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特别是财产关系,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孔昊(学者)一个大国崛起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经济实力的增强,离开了这样一个基础,任何辉煌都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昙花一现。一个大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需要长期、持 [阅读更多]

    财产权变迁与国家命运
  • 货币的力量

    作者 李国平更新于 2013-02-18

    核心提示:美元霸权的建立与持续是美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强大实力的具体体现,而这些实力又是美国健全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的必然结果。李国平(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央视纪录片《货币》、《华尔街》总撰稿)数千年前,为了交换方便,人类创造了货币。今天,货币不仅拥有左右个人生活与企业发展的力量,而且能够影响国家命运与世界格局。这不仅是因为货币常常被看作是财富的代表,而且是因为货 [阅读更多]

    货币的力量
  • 经济学派最后的赢家

    作者 ■ 何正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更新于 2012-12-17

    核心提示:当世界经济不景气迟迟不见好转之时,人们对经济学家期待愈益增加,就像过去发生经济危机时,人们总希望经济学家能够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一样。但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有不同的方案。如何拯救经济?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预主义?或二者兼而有之?对不同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来说,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自由主义的兴起17世纪20年代,英国发生了经济萧条,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大多说是当时英国最大海外贸易公司“东 [阅读更多]

    经济学派最后的赢家
  • “灾变”:工业革命中的“一部内战史”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陷阱(四)

    作者 胡思勇更新于 2012-11-12

    核心提示:综观先行国家,在其工业化“起飞”过程中,甚至在“起飞”之后、实现崛起之前,都出现了一个经济上失去平衡、“社会紧张”、民众骚动大量发生时期。简言之,工业革命客观存在着一种“灾变”的陷阱。无法抹去的“灾变”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流经济史学家把“光荣革命&rdq [阅读更多]

    “灾变”:工业革命中的“一部内战史”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陷阱(四)
  • “伦敦大雾事件”和“泰晤士河悲剧”

    作者 胡思勇更新于 2012-10-14

    “伦敦大雾事件”和“泰晤士河悲剧”——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陷阱(三)核心提示:污染并非财富必然的副产品,“伦敦大雾事件”和“泰晤士河悲剧”也并非英国工业化必须付出的代价。环境问题的核心是利用环境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背离。只要把外部成本内部化,把利用环境的私人成本提高到社会成本的 [阅读更多]

    “伦敦大雾事件”和“泰晤士河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