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卷有议
  • 停止餐饮浪费不是因为粮食危机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0-08-26

    最近,人们谈论颇多的一个话题,是国家物资储备局8月12日发布的消息: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同比减少”字眼,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国际形势对民众心态的影响,有人忧心“粮食危机来临”。更有甚者,将这一消息与国家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举措捆绑误读,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恐慌,甚至导致一些家庭开始囤粮。 [阅读更多]

    停止餐饮浪费不是因为粮食危机
  • 新发展格局需要内外兼修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0-08-03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政策解读,要抓核心要素。在“新发展格局”的表述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引人瞩目。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经济“两头在外、加工在内”特征明显,一些关键资源(如核心的技 [阅读更多]

    新发展格局需要内外兼修
  • 官员直播带货谨防“跑偏”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0-07-02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产生了较大冲击。这一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为2020年当之无愧的“风口”。直播带货属于网络营销的一种形式,相比传统营销,具备互动性强、中间渠道少的优势。为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各地领导干部纷纷化身“带货主播”,推广当地特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100 [阅读更多]

    官员直播带货谨防“跑偏”
  • 疫后重振也要防控金融风险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0-06-03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这一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运用降准、降息、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实施的对冲政策涉及金额累计达5.9万亿元,为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国内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以湖北为例, [阅读更多]

    疫后重振也要防控金融风险
  • 防止过早过快“去工业化”

    作者 胡汉昌更新于 2020-05-05

    在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情况下,不少国家更为迫切地谋求制造业回流本国,美日就提出了将在华生产企业转移出去的设想。这对中国的制造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已是第一工业大国。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近半工业品中国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为排在第二、三位的美日的总和,已超过全球的1/4。中国还不是工业强国。中国制造业发展还很不充分,低端和无效供给过剩,高端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核 [阅读更多]

    防止过早过快“去工业化”
  • 理性释放“新基建”的潜能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0-04-07

    随着全国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复产复工的不断推进,“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热点话题。尽管有个“新”字,但这一概念诞生的时间并不短。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强调“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以“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 [阅读更多]

    理性释放“新基建”的潜能
  • 新冠疫情会是压垮全球化的稻草吗

    作者 胡汉昌 更新于 2020-03-10

    尽管西方一直有人在构思、设想中国脱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情形,但谁也没有想到,与中国“脱钩”的压力测试竟然是通过新冠疫情来完成的。某西方媒体认为新冠疫情是压垮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已经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可否认,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确实出乎大多数人预料。武汉“封城”,中国经济活动按 [阅读更多]

    新冠疫情会是压垮全球化的稻草吗
  • 疫病与文明

    作者 胡汉昌更新于 2020-01-31

    武汉,一个人口过千万的世界级特大城市,突因严重疫情而全面“封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从历史上席卷全球的疟疾、伤寒、霍乱、鼠疫、天花,到本世纪开始流行的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与疫病同行的历史,也是与疫病抗争的历史。其一,疫病曾毁灭文明。鼠疫,在所有疫病中最令人恐惧,历史上它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2亿,仅14世纪蒙古大军携带鼠疫杆菌入侵,一次 [阅读更多]

    疫病与文明
  • 增速趋缓,缘于潜在增长率趋缓

    作者 胡汉昌更新于 2020-01-07

    增速趋缓,症结何在?只有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增速趋缓,短期看在需求侧,表现为“三驾马车”拉动力下降,实际增长率下行。长期看在供给侧,表现为生产要素增长率不足,根子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潜在增长率是指所有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一国经济能够实现的增长率。它由生产要素的增长率所决定,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由供给方因素决定的潜在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基础、潜 [阅读更多]

    增速趋缓,缘于潜在增长率趋缓
  • 制度型开放,是更深层次的开放

    作者 胡汉昌更新于 2019-12-04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正在从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演进到更深层次的制度型开放。突出表现是:从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制度“进出口”。过去的全球化,是“要素流动”的全球化。主要做法是“边境开放”,主要特征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WTO推动下的各国关税和非关税减免,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入WTO后,中国以开放的姿态 [阅读更多]

    制度型开放,是更深层次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