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卷有议
  • 总有优秀公司存续和涌现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11-08

    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优秀的公司仍然涌现和存续。这些公司,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了样本。一个经济成长的过程,表现为GDP规模的不断放大,其实质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也就是一个相对高级的产业不断取代低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交替演进,客观上都为相关公司的产生、崛起提供了风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排浪式的产业跃进运动。这种产业升级浪潮,大致经历了传统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端制造业三大波次。与之相应,每个领域都催生 [阅读更多]

    总有优秀公司存续和涌现
  • 创新产品“互相销售”模式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10-07

    茅台推出新品茅台1935时,曾经在主流媒体大规模推广,引起热议。有人认为,茅台已经名满天下,用不着如此费力地广而告之。表象背后隐藏着茅台公司的品牌战略。飞天茅台因充足的利润,引发了白酒市场和资本市场双重强大的茅台效应,创造了白酒乃至整个消费品中单品销售的奇迹。但市场扩张不是无止境的。再强有力的单品,都会受到市场边界的约束。一般而言,一个单品占据同类产品市场30%以上的时候,它就可以另起炉灶推出一个新品拓展或守护自己的疆域。由于原有产品市场定型化,新品会产生边际效应,并与旧的品牌相互扶持,形成“互相销售”的 [阅读更多]

    创新产品“互相销售”模式
  • “水库式经营”日显重要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9-06

    商界也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者。比如,对于负债率,有些企业要么过于信奉杠杆的力量,以为有了一根杠杆,就能把地球撬起来,不怕高负债;要么迷信一个标准:只要负债率在70%左右,就是安全的。实际上,70%负债率应是警戒线,是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值。简单地理解它,就容易栽跟头。曹德旺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市场有波浪,企业经营要注意看“季节”;70%的负债率高了,有误导;创业时期,建议企业负债率30%为好,要留较大余地;企业不能一个劲地往上冲,要理性追求规模和速度。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所谓理性,就是趋利而避风险。 [阅读更多]

    “水库式经营”日显重要
  • 让知识型公司更多一些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8-08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总有一些明星企业崛起。比亚迪、宁德时代、华为是当前耀眼的明星企业。它们的行业、产品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它们都是典型的知识型公司。知识型公司是以科学家集群为基础的高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领先成为企业的核心优势和成长动力。知识型公司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时势造英雄。经济发展与商业组织的变革成长有着内在关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变革,经历了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深刻转变,经历了由产业结构初始阶段向高级化的巨大跨越。在这个 [阅读更多]

    让知识型公司更多一些
  • 公司“实值”比市值更重要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7-07

    格力电器公司最近再次受到媒体关注,原因是公司市盈率太低,市值较高点大幅缩水。市值的增长通常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不少公司都希望自己的股票有活跃的表现来刺激市场、人气,有的甚至通过不合法操作达到提升市值的目的。董明珠在如何对待市值上再次表现出与众不同。她说,市值不等于公司“实值”,公司“实值”比市值更重要。她进一步解释说,做企业要做健康、持续的企业,不做流量的企业;企业不为流量而活,而为存在、可持续发展而活。在她看来,健康、持续或存在、可持续是做企业的原则;坚持这样的原则,企业才能做出优异的“实值” [阅读更多]

    公司“实值”比市值更重要
  • 研发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焦点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6-09

    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1.09%的柴油机为什么会诞生在中国潍柴?潍柴为什么能够连续两年创造本体热效率突破50%、51%的行业奇迹?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因素无疑是潍柴的“聚才效应”发挥了效能。为筑巢引凤,潍柴斥资110亿元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于2022年10月30日正式启用。该院包括发动机研究院、液压传动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电控与软件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产品试验中心等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行业创新高地。潍柴的追求是:聚集起全球顶尖的人才资源,打造全球行业最强的研发军团。把科学技术人才聚 [阅读更多]

    研发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焦点
  • 开启农业投资新空间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5-09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农业发展重新定向,必然带来农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带来无限商机。民以食为天;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我们谈农业时的惯用语。它一方面道出了农业“为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们认识农业的局限性。我们认识农业的时候,往往局限于解决温饱、维护稳定等社会保障功能。这实际上是“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重要原因。其实,即使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农业都有四大贡献:即产品贡献(包括粮食和原料)、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包括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以及国内农业通过出口农产品而获取外 [阅读更多]

    开启农业投资新空间
  • 公司比拼“绝活”的时候到了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4-07

    若要概括前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可用“快”“大”两字来表述。“快”,即用约40年时间,把GDP冲到全球第二;所谓“大”,就是大行业、大项目不断涌现。投资一二千亿元的项目,市值逼近万亿元的龙头企业似乎也屡见不鲜。“大”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的。我们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划分为三个时期:狂飙期、沉淀期(转型升级期)、高质量成熟期。狂飙期即经济起飞期。市场容量急剧放大,各行各业突飞猛进,企业乘势而上。我国是一个人口规模达14亿人的超大型国家,一种产品能满足10%的人的需求,市场 [阅读更多]

    公司比拼“绝活”的时候到了
  • “行”的革命主导现代经济发展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3-07

    若论中国企业近年来在全球的“耀眼度”,可能非华为、比亚迪莫属。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恐怕也是非常深刻、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售186万辆,同比增长208%,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自汽车问世以来,德日汽车一直是世界汽车行业的翘楚。现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产业格局正发生巅覆性变化。在新能源汽车赛场上,传统汽车强国已“稍逊风骚”。移动通信技术每隔几十年就会更新换代。1G、2G使移动用户走入千家万户,标志着数字通信时代的到来。3G时代实现数据业务转移,传输效率第一次实现近百倍的跃进,移动 [阅读更多]

    “行”的革命主导现代经济发展
  • 武汉都市圈抬升湖北战略高度

    作者 本刊评论员更新于 2023-02-06

    武汉都市圈决不是武汉城市圈的简单“再版”或“浓缩版”。它校准了湖北区域发展的突破方向,标定了靶点,是一个全新战略谋定。武汉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看上去仅一字之别,但内涵差异极大。城市圈,是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成群”发展;而都市圈弱化了城市个体,强调一个大都市区域的整体性、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弥了城市之间的边界。为什么武汉城市圈倡导多年,仍难以理想成为一个经济圈?为什么武汉的首位度高、块头大,仍然难以带动其他城市理想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都有。武汉傍水而兴。所谓“九省通衢”,其实是凭水路转运 [阅读更多]

    武汉都市圈抬升湖北战略高度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
  • 15
  • 16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