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新洲造”火箭成功发射“新洲造”卫星 商业订单履约发射可在6至8个月内完成

作者:admin 点击次数:6517  发布日期:2022-12-12

快舟十一号火箭发射升空。.jpg

快舟十一号火箭发射升空。


2022年12月7日9时15分,“新洲造”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新洲造”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快舟系列运载火箭第23次发射,也是“新洲造”火箭、卫星首度联袂献舞太空。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的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火箭公司”),面向市场推出的一款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由航天三江抓总研制。

全箭主体结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吨,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固体运载火箭国际先进水平。该型火箭具有“移动测试对接、移动发射、移动云测控”等特点,具备快速发射能力,能够适应多样化发射任务。


快舟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jpg

快舟火箭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介绍,相比它的“小兄弟”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它的5倍左右。作为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家族新成员,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面世,实现了快舟系列运载火箭跨越式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星规模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将有力带动我国固体运载火箭及其动力技术发展。

据火箭公司透露,在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的同时,火箭公司已同步启动产品小批量生产。在接到商业订单后,可在6-8个月内完成卫星发射履约。

作为我国首个现代化商业火箭产业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在实现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低成本、批量化生产的同时,也在聚焦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前不久,火箭公司主建的专业性创新平台——航天液体动力湖北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

该中心为火箭公司主建的首个专业性创新平台。主要围绕“高可靠、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航天液体动力开展研发工作,重点突破发动机大范围变推力调节、可重复使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可重复使用液体发动机工程化应用,提升低成本、航班化进入空间能力,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助力武汉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


快舟一号甲火箭系列发射纪录。.png

快舟一号甲火箭系列发射纪录。


此次搭载的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牵头,航天三江所属、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行云公司”)抓总研制,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VDES载荷(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技术验证,将为海事领域的水上应急、安全监管等提供保障。

据了解,今年底,行云公司建设的行云卫星科技园将投用。这将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用的第四个主体产业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又将多一座卫星设计研发产业园。(程书雄 刘慧 肖熠旸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