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政策短期松动不改长期趋势
作者 赵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更新于 2022-05-05
核心提示:要稳定房价预期,让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短期内调控政策放松和楼市回暖,是不是意味着会出现楼市调控的新拐点呢?我个人的观点是不大可能,短期的这种松动不改变房地产调控的长期趋势。目前政策有所放松,一方面是对于过去一段时间一刀切式地产调控政策的纠偏,另一方面是出于短期稳增长的目的对政策力度做了一定的逆周期调整。房地产结构的调整大方向目前还是很明确的,房住不炒,要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要稳定房价预期 [阅读更多]
-
中美无风险利率倒挂值得重视
作者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更新于 2022-05-05
核心提示:如果未来出口放缓,货币政策需要更大程度上兼顾内外均衡。2022年4月,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为2.76%,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为2.56%,利差只有20bp左右。市场预期未来美联储仍会有多次加息,美债收益率仍有较大概率继续震荡向上。于是有一种关注是,中美无风险利率后续如果出现倒挂(近期曾有多次短暂出现)会如何?会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以及通过汇率影响资产定价?我们先简要梳理一下汇 [阅读更多]
-
以要素市场改革发掘结构性潜能
作者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更新于 2022-05-05
核心提示:要推动城乡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对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来说,如果要保持比发达经济体更高的增长速度,最重要的增长动能并非来自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因为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维持经济短期的平衡和稳定。最重要的增长动能其实是来自于结构性潜能。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方面的结构性潜能,即城镇化、结构升级、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新动能。具体来说,我曾经提出“1+3+2& [阅读更多]
-
要把“领导权” 转变为“领导力”
作者 卫哲(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更新于 2022-05-05
核心提示:能不能坚持使命,是团队看领导人有没有领导力的关键性标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我觉得中国文化的精髓,甚至很多管理的精髓在“四大名著”中都有所体现。我先谈《西游记》。中国的文字特别有意思,很多字听上去是一个字,本质上是两个字。好比领导手上的“权力”,核心在后面的“力”,不在前面的 [阅读更多]
-
央行上缴万亿利润助力稳增长
作者 赵建(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更新于 2022-04-01
核心提示:这是在没有赤字增加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一次扩张。央行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会“被动赚钱”,利润的来源本质上也是资产负债的“利差”。最近几年,各国央行利润大增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规模扩张与利率下调带来的利差扩大。央行作为一个“国企”利润上缴财政,财政拿着央行的利润进行财政投放,是在没有赤字增加 [阅读更多]
-
人民币已经迈入长期升值轨道
作者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更新于 2022-04-01
核心提示:从长期看,汇率变动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如何看待2021年经济增速和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去年我国GDP增速以不变价计算是8.1%。用现价计算,2021年GDP约114.4万亿元,2020年是101.4万亿元,一年之内增加了13万亿元。如果用美元计算,2020年中国GDP是14.7万亿美元,2021年达到17.7万亿美元,增加3万亿美元,这个增量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些数据说明了一 [阅读更多]
-
稳增长需要提升消费
作者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更新于 2022-04-01
核心提示:投资依赖于预期,预期不好大家就不会投资。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设定5.5%左右的目标值,是合理的。实现这个增长目标,我们优势还是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前中国财政政策的力度非常大,在货币政策方面,兼容性比较强,也比较宽松一些。但是在消费端会有阻力,如果消费端不能跟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起来,要实现目标有些难度。消费端可能的好消息,或者说我们期待的一个好消息,是到年中的时候疫情管控可能会有所调 [阅读更多]
-
民营企业应该努力适应职业经理人
作者 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更新于 2022-04-01
核心提示:组织架构、薪酬结构、考核方式等符合更加通用的现代管理文化,才能大量吸纳现代化人才,帮助公司快速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有相对完善的治理框架,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同。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多是在海外发展得不错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比较完善。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完全是从土壤里长出来的,长出来之前只有种子,没有模子。中国商学教育的兴起,时间也不长。所在这些民营公司里面,假如有1000个 [阅读更多]
-
平台经济既要规范也要发展
作者 黄益平(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更新于 2022-03-03
核心提示:判断是否垄断,不能静态地看市场份额,最重要的是看进入门槛、沉没成本是否足够低。未来平台经济应该怎样发展?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断或界定垄断。传统概念中,看是否垄断首先看市场份额,不行就要分拆。但是这种判断方法在平台经济里碰到了困难,因为平台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一系列网络外部性等,意味着“大”是平台经济做得好的必然特征。因此,市场份额是否是判断 [阅读更多]
-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方法论
作者 汪林朋(居然之家创始人、董事长)更新于 2022-03-03
核心提示:组织的数字化,要强调扁平化、共享化、创业化。中国传统的大型零售商基本上是平台服务商,也就是“二地主”,他们只提供渠道和产品,不直接面对消费者,不直接卖商品,这是中国传统商业最大的特点。这种模式就决定了他们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卖场只管“场”,不管“人”、不管“货”、不管“商业&rdqu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