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危机提升中国制造业优势
作者 宋雪涛(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更新于 2022-10-08
核心提示:欧洲需要大量进口高耗能商品,导致欧盟的贸易顺差正在快速转为逆差。过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供应链紊乱、能源危机,先后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三次供给冲击。相比之下,中国不仅具备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庞大的内需市场、逐渐积累的技术能力,还同时具有了一定的能源成本优势和稳定性优势,制造业的全球相对优势应当重估。此前我们预判,俄乌冲突分裂了全球石油定价体系,欧洲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将经历成本冲击带来的份额转移,可能给中国带来能源密集型行业份额提升的新一轮红利。这个结果正在发生。石油市场的定价体系已对各国的能源成本 [阅读更多]
-
逆城市化和郊区化已是过去时
作者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更新于 2022-10-08
核心提示:人口离开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这个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逆转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提高,服务业在GDP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城市、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市中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的时候,人口的空间分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人口会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读者会问,不是说有“逆城市化”和“郊区化”现象吗?我们不妨把这两个概念梳理一下。逆城市化。这个广为流传的概念只是个“传说”而已。世界上普遍出现的,是城市化水平(即一个国家中居住在城市的 [阅读更多]
-
大数据共享难在适合性界定
作者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更新于 2022-10-08
核心提示:如果标准卡得太严,大数据分析也就无从做起。周小川提出用安全算法手段克服国际间数据难以完全自由流动的矛盾,他的话可以理解为“数据不出境,但分析结果可以出境”。这个思路对我有很大的启示。当前欧美国家正积极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订,提出了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的主张,但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来说构成了挑战。如果基于国家安全等考虑做不到数据自由流动,就可能会对这些国家参与国际数字贸易形成制约。周小川的思路为化解这个矛盾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用分析结果的流动替代原始数据的流动。现实中大数据应用的成功 [阅读更多]
-
充分发挥平台企业自治作用
作者 席天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更新于 2022-10-08
核心提示:平台企业有充分意愿实施自我治理,并通过行业自律去构筑公正、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约束企业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的权益,政府的监管和立法当然是重要的,然而,来自企业自身的、行业性的自治和自律对于平台治理体系同样不可缺少。平台企业的自治和自律有多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行业的市场领导者发布自身经营和管理规范,“以身作则”去建立行业的通行标准。比如,某外卖平台头部企业的《外卖信息发布管理规范》,对于外卖平台上发布的商品种类、图片规范、发布流程、申诉规则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虽然这个管理规范只是 [阅读更多]
-
全球化退潮导致全球通货膨胀
作者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更新于 2022-09-05
核心提示:全球化的方向与速度,与这个星球上每个国家、每个公民的福利都高度相关。为什么20多年时间没有起来的通货膨胀,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说起来就起来了呢?从中长期来看,笔者认为,导致本轮全球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加快的全球化浪潮,从2010年中期之后开始逐渐退潮。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开始主动融入全球化。然而,全球化虽然能够增进全球的整体收益,但全球化收益的分配并不均等。根据所谓的“大象曲线”,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新兴市场 [阅读更多]
-
平台经济是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作者 李力行(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更新于 2022-09-05
核心提示:就业和创业的图谱大大拓展,劳动者的选择变得多元化。平台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工作发生了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许多劳动者从固定工作转向灵活择业,许多劳动者从单一职业向多元就业转变。同时,平台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创业决策。总之,就业和创业的图谱大大拓展,劳动者的选择变得多元化。就业发生转变的同时,也意味着劳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基于平台的零工就业中,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雇员-雇主”关系很不一样。有的劳动者仅为一家平台工作,有的则同时在多家平台注册;有的劳动者提供长期稳定的网约服务,有的则只 [阅读更多]
-
长短期措施相结合化解“烂尾” 风险
作者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更新于 2022-09-05
核心提示:房地产企业应该降低杠杆率,稳健经营与管理,赢得市场的信任。近期,商品房预售制与预售资金监管成为热点话题,引发诸多讨论。内地的预售制于上世纪90年代引自香港的预售楼花,主要解决早期开发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又有所不同。但出现住宅项目烂尾风险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开发商高杠杆无序扩张的经营方式和房地产金融化。这些年提出“房住不炒”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制定“三条红线”等监管政策的初衷也是良好的。面对当前的一些烂尾现象,建议长短期结合采取措施以化解风险。(一)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在制度设计上保交付。 [阅读更多]
-
领导力不仅是控制力和管理力
作者 杨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更新于 2022-09-05
核心提示:卓越品格在使命和能力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名字叫做“信任”。领导力是通过动员组织下属为了一个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的一项艺术。这里面有三个概念,一个是组织下属,第二个是共同的目标和愿景,第三个是一项艺术。领导力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把领导力和控制力、管理力分割开,领导力是让下属做你期望实现、他又愿意去做的一项艺术。管理力是让下属做你期望实现,他不一定愿意去做,甚至反对去做的事情。领导力是艺术,不是科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领导力影响的是人,人是有思维、有理念、有需求、有想法的。因此人的 [阅读更多]
-
不必过度担心美联储加息缩表
作者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更新于 2022-08-03
核心提示:当前国内经济稳增长仍是主要任务,应该继续果断地放松财政货币政策。今年5月,美国的CPI同比增速达到8.5%,核心CPI达到6.0%。细项中,上涨最快的前三项分别是交通运输(同比增长19.4%)、食品饮料(同比增长9.7%)和住房(6.9%)。因此美联储不得不开始加息缩表。一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此前持续低估了通胀的严峻程度,目前需要通过矫枉过正来纠偏。另一方面,美联储的陡峭加息与缩表也与美国国内政治有关。今年下半年美国中期选举在即,如果不能把通货膨胀率尽快压下来,那么民主党中期选举的前景堪忧 [阅读更多]
-
期待更多结构性政策支持经济增长
作者 黄益平(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更新于 2022-08-03
核心提示:信心提升了,稳增长也就会更加容易实现。202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4%,但之后尤其在三、四季度,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减速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这可能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退出较早;二是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政策,比如针对平台经济、教培行业、房地产、双碳等领域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央反复提到,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政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变得更加积极,货币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