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写

耿富杰:人生的坐标要定好

作者:《支点》特约记者 万嫚 点击次数:538  发布日期:2012-06-18

在中国首个“红色亿元村”南街村内,除了“班长”王宏斌外,耿富杰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今年55岁的耿富杰,宽阔额头,憨厚踏实,一口纯正的河南话。

十年前,耿富杰辞去南街村集团总经理职务,轰动一时。其后因难以割舍的情结,重返南街村,一步步重新进入南街村集团管理层,担任销售总经理。

耿富杰说,堂堂正正做人,最基本的要把握度,人不可能没有一点私心,关键是人生的坐标要定好。

“南街村的体制也在变”

弹指一挥间,提起当年“出走”南街村,耿富杰不愿多言。

耿富杰是地地道道的南街村人,高中毕业后留在村里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集团总经理,南街村“二当家”。

提起2002年的辞职,耿富杰说,过去的事情不想多提,他生在长在南街村,很多南街村集团工厂都是他亲自筹建的,对南街村一草一木很有感情。离开南街村没多久,他还是割舍不下回村了。

眼下,南街村改变过去三大班子(村党委、村委会和村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格局。耿富杰说,从2010年3月开始,党委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眼下南街村集团经济运行,由新成立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八个部门实管,党委只宏观把控,负责人事调整。他形容这是一种“放权”。

为何会有这种举动?耿富杰解释,这是企业发展需要,各种模式要尝试,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生意按明规则来”

南街村现有村办企业27个,包括方便面公司、调味品公司、啤酒公司、白酒公司等,企业拥有资产12个亿。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15个亿,利税9800万元,其中上缴国家税收2800万元,剩下7000万元是南街村的纯利润,2010年该村的人均分配额为1万元。

按理说,有这个业绩,销售不成问题。但新官上任的耿富杰开始大刀阔斧改革。

南街村生产的北京牌方便面曾是武汉市场上的抢手货,可1998年之后业绩下滑,接着就被同行所赶超。如今在各大超市难觅踪迹。为了不让其他方便面步后尘,耿富杰果断砍掉走低价路线的方便面,把质量做好,价格做高。

过去南街村出产五毛钱一袋的方便面,成本0.49元,每袋赚一分钱。耿富杰改良原料和技术,成本价达到0.8元,售价一元,这种面不仅质量更好,利润空间更大。

“宁可质量做好,价格做高,堆在仓库都可以。”耿富杰说,如果产品质量跟不上去,那不是砸自己牌子吗?

如果说,南街村方便面以前是低价位薄利多销战略,现在走高质量高价位高回报的路子。耿富杰说,办企业说到底也是利润合理分配,原材料要货真价实,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消费者才买得放心。

在集团多个行业中,调味品占1/5市场份额,一年销售额达到3个亿。耿富杰说,一盘黄瓜蘸酱比黄瓜的价格还高,这说明调味品行业还存在巨大市场空间,不能只卖南德复合调料。他计划推出红烧牛肉、酸菜鱼等调味酱,满足快节奏白领生活需求。

耿富杰第二把火烧到经销商头上。过去一级经销商因掌控流通第一道关口,经常出现暴利,耿富杰严格控制出厂价和市场零售价,不允许经销商大幅加价。

为控制暴利,耿富杰推出返利给零售商。比如买一箱方便面获得2元到6元不等兑换券。“过去是一个月给经销商返利,现在改为三个月,有时间来查他们是否抬价。一旦有私自抬价,二级经销商直接升级为一级经销商。”

耿富杰说,南街村创造高度透明的经营环境,防止串货、倒货出现。“和我们打交道的经销商都说,跟我们做生意最痛快。”

回扣、返点、出入某些场所,是生意场上的“明规则”。耿富杰第三把火烧在员工整顿上。他表示,对供应商该返的返,该应酬的应酬,只要坚持底线。但对自己的业务员,则严格要求不能收取现金,出去最多吃顿饭。所有收的“礼”都必须如数上交,由村办统一登记造册,然后用于对外交往。

“发扬傻子的奉献精神”

近年来,南街村引进不少外来大学生。为留住人才,推出“荣誉村民”:户口可暂时放在村里,享受本地村民一切待遇。而获得这个称号,则要学历高,对企业贡献大,表现优秀者。

“南街村走过风风雨雨这多年,与育人用人之道分不开。”耿富杰用12个字总结:教育不可不全,用人不可求全。

在南街村广播里,革命歌曲每日传唱。耿富杰说,南街村走这条路,上不愧党下不愧群众,为大多数人谋福利。

南街村育人有条“红线”,主线很突出,尽管遭人非议,但坚持红线育人。在耿富杰看来,不是仅仅唱唱红歌,更重要是围绕“红线”,合理解决分配难题,开展伦理教育,学会奉献精神,公心私心处理好。这就是所谓的“全”。

“用人以合适为最好,最好的人才还不一定给你干。”耿富杰说,只要是真心去干,尽力去做,我们都认为是最合适。能者上,平者下,管理岗位定期会调整,调动积极性。 目前南街村企业就业人员1.1万人,其中近万人是来自其他村,近年来一线工人,工资水平已与市场接轨。

“普通工人一天工作八小时,月收入二三千元。”耿富杰说,给的工资太低不给干活,这也是适应市场需要,一般外来打工者收入比本村居民偏高。

眼下在南街村,外来打工者工资比干部还高。耿富杰笑着说,“我们管理层工资还是每月250元。”

南街村是典型的低工资、高福利。至今,村里人还拿着200元的月薪,村干部月薪不过250元。村民衣食无忧,房子有得分,生病了,有卫生院看病,连卫生纸、牙膏都是集体发的。

“250喻指傻子,我们将傻子的奉献精神发扬,工资虽然没变,但现在福利比以前好很多。”耿富杰说,村里有福利小组,定期上门询问衣物、食品等发放是否充足。他这次出差穿着新衣服,也是村里给报销。

耿富杰说,村里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座谈会,只要老百姓举报属实,干部也得下课。“没干事想消费说不过去。”

“老百姓不会算,但会看”

说起南街村,许多人对它耳熟能详。每日清晨,村民们在《东方红》的乐曲中齐齐走进工厂,每天下午又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中齐齐走出工厂。

“在南街村,20多年始终坚持红色文化,唱红歌是比其他村多,但不是天天唱。”耿富杰打趣说,我们每天上班,要忙着工作,广播里每天在播,但并不是我们天天要唱。

耿富杰有一儿一女,他教育孩子奋发向上,不过分艰苦,也不能奢侈。

在南街村,村民享受14项福利,包括食品、住房、家电、医疗、求学等,如果在外就业则不享受这些待遇。耿富杰说,以前在南街村有钱不能自己买车,但这两年务工者收入提升,有个人买车。

在南街村,奉行的奖励政策是多奖奖集体,少奖奖个人,奖物不奖钱。耿富杰回忆,有一年奖励一辆轿车,村民共同使用,哪家有婚丧都可用车。集体是靠山,让群众靠得住。

耿富杰说,他们基本上是实报实销,靠的“心中一把秤”,只要你的需求是合理的,村里都会满足,老百姓不会算,但他会看。

尽管南街村有变化,但也有坚持。耿富杰很唾弃贪官污吏,“既然解决温饱,没必要干抬不起头的事情。”

耿富杰认为做人要精盈气足神满,要堂堂正正,最基本的要把握度。人一点私心没有不可能,关键是人生的坐标要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