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享受诗歌一样享受创业 ——专访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

阎志说,诗人是在白天寻找星星、在黑夜发现太阳的人。15年前,文学青年阎志从大别山来到武汉,创办第一家公司,像享受诗歌一样去享受创业,像捕捉灵感一样去捕捉商机。
时间过去了,诗人阎志成为商界翘楚。2011年7月13日,卓尔发展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全省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作为公司董事长的阎志,年仅39岁,坐拥76亿元身家。
诗情没有因为富贵而消退。人们很快发现,阎志频频出手,建设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收购香港上市港口公司,接手湖北职业足球队,开展支农惠民行动??多个手笔与单纯赚钱无关,而是对公共事业的支持。
这位闯荡商旅的年轻诗人,要使自己的“武汉梦”更加灿烂多情。
“新汉正街”继续扩建
香港主板上市,让“卓尔发展”在国内名声大噪。事实上,很多人没有弄清楚卓尔到底是做什么的,甚至部分招商人员都很迷糊。
阎志果断且信心十足地说,“卓尔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要做国内最大的公用物业建设和运营商,所有投资将按照这一定位进行。我们只做平台,不做产品。公用物业项目还有很大市场,我们已经抢占先机,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
业内人士评价,阎志是个天生的商人,对经济发展动向、市场机会有灵敏的嗅觉,并且雷厉风行,执行力很强。
在早年担任财经记者期间,阎志结交了广泛的商业人脉,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卓尔广告公司;本世纪初,随着关税放开,纺织品出口需求不断上升,而国有纺织企业日渐衰靡,阎志便转战纺织行业,并小有成就;2005年,阎志筹建公司总部,一些客户和关联资源商委托他寻找有档次的办公场所,阎志看准机会,在黄陂南郊的一片乱泥岗上筹建“第一企业社区”,70多栋办公楼被全部订购;2007年底,看准汉正街交通拥堵、火灾频发的顽症,阎志筹建“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与汉正街拥挤杂乱的空间和火灾风险相比,汉口北拥有便利的交通、先进的业态、开阔的布局和先进完备的消防设备。该项目一期工程在2008年底建成,3000多个商铺租售一空。
截至去年底,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鞋业、皮具、小商品、酒店用品等七个市场开业,已有5000多家原汉正街商户在新市场开张经营,另有7900家商户签署搬迁协议。两者相加,占汉正街商户总数一半以上。汉口北成为“新汉正街”已成定局。
阎志介绍,在2012年,“新汉正街”将继续扩建,建筑面积将由目前的380万平方米增加至500万平方米,年底建设规模将超过义乌国际商贸城。
建筑规模当然不能代表一个市场的发展水平。汉口北要想赶上超过义乌,必须得到港口、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支撑。阎志收购阳逻港,主要是为了与商贸批发主业相辅相成。汉口北是交易平台,港口是物流平台。利用这两大平台,卓尔可以打造中国最大的内需市场交易平台和商贸物流体系。
阎志称,在新的一年中,卓尔将以汉口北为核心,以沿江港口、各专业市场为支撑,建设一系列集装箱和综合类码头、仓储物流配套园区;另外,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武汉客厅”将在2012年年底建成运营,然后陆续复制到沈阳、北京、西安等重要城市。“拥有这样一个可复制的产品,卓尔才能持续发展。”
接手帮扶湖北足球
“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也许会感动一部分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在这时候,诗就不是纯粹的诗了,而负担起社会的功利作用了。”阎志对诗歌的感悟折射出他对事业的态度。从接手湖北足球到民营企业家关注农村事业,去冬今春,阎志的身影不断出现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现场。
职业足球似乎是一个注定亏钱的项目。上世纪末以来,湖北多家企业投资足球,均以失败告终。职业足球俱乐部似乎已成为湖北企业的“魔咒”,基本上谁冠名,谁就会被拖入深渊。
阎志坦承,自己是在没有充分调研情况下投资足球的。“卓尔在武汉得到了发展,当它的足球队出了问题时,我们应该伸出一臂之力。”许多湖北球迷或许并不清楚,去年12月13日,如果卓尔不出手,湖北就将没有职业足球队了,这是许多湖北人不愿意看到的。
“只要我们将主业做好,只要自己的企业不出问题,拿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养一支足球队是没问题的。”阎志表示,卓尔会对武汉足球加大投入,同时要求新的俱乐部尽早打进中超。
阎志此举,受到作家刘醒龙的称赞。刘在微博上评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行当,最终都在回报社会,让公众分享自己的成功,这才是人生正途。
足球是展现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经济和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当湖北球迷获知卓尔公司接手帮扶湖北足球这个“困难户”时,对足球“汉军”重塑辉煌充满了期盼,也对这个搞汉口北物流产业集群崛起的企业家另眼相看。
去年12月,阎志以湖北民营企业家代表的身份倡议全省民营企业开展支农惠民行动。 “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重在感恩社会。”阎志在现场倡议中表示,挖池塘、强基础、惠民生的“三万干部进万村挖池塘”活动,是为三农办实事,意义重大。
“从个人层面,现在已经是能够尽可能多地帮助更多的人。”阎志透露,从企业层面,卓尔以前做了一些践行社会责任的工作,“现在我要思考并推动的是,如何把社会责任的落实融入到企业制度框架内,融入企业文化制度之中。”
大武汉是实现梦想的沃土
从2005年卓尔公司伴随“汉口北”三个字进入公众视野,到2011年拥有两家上市公司。6年多时间,卓尔公司员工人数增加五倍,企业资产增加上千倍。最近一年,卓尔公司在建项目涉及资金300亿元。有人忧虑:“如此快速的跨越式发展,企业会不会摔跟头?”
阎志认为,放眼全国,卓尔的发展速度算是平常。“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比卓尔走得更快。”
看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安全,关键有两点:一是核心团队是否稳定,二是财务是否安全。最近6年,卓尔公司高管没有一人离职,流失率为零;目前,企业净资产负债率为零,银行授信约200亿元,可用资金非常宽余。“卓尔的发展是积极的,更是稳健的。拥有如此雄厚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发展得更快,并将事业做长远。”
翻阅阎志的人生创业履历,几乎是在别人不看好时,坚强、勇敢又充满决心地朝着目标前进,最后一次次取得成功。
“一个人要有理想,才会有激情,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了目标后,扎扎实实地去做。” 阎志用亲身行动践行自己的哲言,2006年到2008年,为了做汉口北,他考察了全国100多个批发市场。在招商阶段,坚持自己接听商户的电话。由于很多事情亲力亲为,阎志发现能不能想到细枝末节的东西,有没有尽心去做到最好,这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今,阎志要建的一座城已初现雏形,他怀着感恩的心环视四周。卓尔曾在武汉二桥竖立了一个大型广告牌,上面写的是“感谢武汉”。阎志觉得,没有武汉这个城市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和发展环境,就没有卓尔的发展,就没有卓尔的上市,就没有卓尔的今天。
“通过卓尔和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明,在武汉是可以实现梦想的,武汉是可以孕育出更加伟大的商业机构的。”他认为,唯有大武汉,是催生“武汉梦”的沃土。这些梦并非建筑于空中楼阁,而都有现实的基础。
阎志继续在用诗人的情怀和企业家的胸襟书写自己的“武汉梦”。
- 上一篇:耿富杰:人生的坐标要定好
- 下一篇:宋爱洁:七旬老太要做全球第四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