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洁:七旬老太要做全球第四酱菜
50岁,她从只有20平方米的小面包房开始创业,5年后创立“妞妞”品牌,走上连锁发展之路。
60岁,她走进高等学府,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由于年龄超过任课教授,被奉为总裁研修班形象大使。
65岁,“妞妞”西饼连锁店发展至近百家,年产值过亿元,但是创业的热情,丝毫没有因为年龄而减退,她选择襄阳大头菜,开始二次创业。
年届70岁,她带着“隆中牌”襄阳大头菜走进了上海世博会,是湖北为数不多的进行“世博营销”的企业之一。
她就是宋爱洁。
小面包创出大品牌
宋爱洁从来就是一个勤劳和“不安分”的人。
上世纪50年代末,宋爱洁在原襄阳县土产公司工作,后调至东津区当烟草技术指导员。这是一个男同事都倍感吃力的岗位。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早出晚归,整日奔波在山间地坎、农田阡陌。
一起工作的四十多个女同事,相继调离。只有宋爱洁选择了坚持,而且一干就是13年。
十载寒冬,十载冰霜。其间的辛劳,宋爱洁很少向外人提及。在她看来,正是这段“吃苦岁月”为自己筑起了日后成功的基础。
1992年,长期躬身于田间劳作,造成腰椎滑脱,宋爱洁不得不从钟爱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时,她已年逾半百。
一段短暂安稳的退休生活之后,宋爱洁萌生了创业念头:“30多年忙习惯了,停下来,反而不适应。水面泛舟四平八稳,这样度过余生可惜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宋爱洁得知襄阳市人民广场附近有家小面包房正准备要转让。
回家与老伴合计之后,她毅然接手了这家面积不过
创业之初,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事务,都必须靠从未涉足过面包经营的宋爱洁一手操办。
不会做面包,请前店主留下一个技术员协助三个月。为了让面包口味更接近市民需求,宋爱洁一边经营,一边遍访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的面包名店,虚心讨教,钻研技艺,回来后结合襄阳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悉心改良。开发出来的新品种,她都要一遍一遍地反复品尝。
面包讲新鲜,当天销售的面包必须当天制作。那段时间,宋爱洁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加紧生产面包,然后赶在学生上学、工人上班之前,把面包送到数十个零售点出售。“有时干脆和老伴一起蹬着三轮车,沿着大街小巷叫卖。从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变为个体户,优越感荡然无存,起初碰到熟人,还会不好意思。”
所幸新出的十几个品种,都卖得十分红火。最火的油炸包,每天都供不应求。一时间,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购买油炸包,成为襄阳人民广场一道独有的风景。
连锁发展成亿元企业
小面包房在宋爱洁的悉心经营下,生意日益红火。一年后,面包房发展至两家,开始走上连锁发展道路。
3年多后,港澳面包房在襄阳市民中闻名起来。宋爱洁开始考虑新的发展之路。
1995年,宋爱洁正式注册“妞妞”商标。“妞妞”,英文名“NewNew”,意思是全新的,“人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不断追求才行,不要躺在功劳簿上。”宋爱洁想。
1996年,宋爱洁在工商部门注册襄阳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妞妞商标。这时,她把多年积累的38万元投入了门店的改造和装修,将人民广场总店扩大至150多平方米,并增设快餐经营项目。这也是全市第一家装修高档的快餐店,一时成为年轻人聚会、休闲、恋爱的常去场所。
1997年4月的一天,正当宋爱洁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纸拆迁令从天而降:人民广场需要拆迁改造,“广场店”被责令在一个月内搬迁。
坚强的宋爱洁辗转难眠:限期一个月搬迁。5年多的辛苦、38万元的投入即将付之东流。这还不算,店里的30多名员工怎么办?她们大多是下岗职工,如果店面关了,她们怎么生活?
连续三晚,她在市长家门口等候,怀里揣着含泪写下的求助信。终于,市长被这位老人感动,特批“妞妞”暂缓一个月搬迁。一个月里,为了寻找合适店面,重新装修营业,宋爱洁走街串巷,采购装修材料,因过度劳累患上心脏病两度住院。
2002年,她建立了烘焙生产基地,并在海口建立分公司,2003年在沙市、十堰开设了分公司,2005年在随州、南阳开设了分公司。
如今,宋爱洁拥有了自己的妞妞工业园,公司成为襄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妞妞”也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门店发展到90多个;公司由过去的烘焙、餐饮行业扩展到鼎顺实业等8个分公司;产品衍生出6大类、12大系列5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年,60岁的宋爱洁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攻读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她对老伴说:“我觉得花钱学知识合算。企业要发展,必须注重学习和管理。”一年后,她顺利通过“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答辩。
拿到文凭的宋爱洁,没有就此止步。宋爱洁有一双儿女,儿子刘勇,女儿刘莉。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相继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成为母亲的左膀右臂。
2008年,宋爱洁又带上儿女一起攻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总裁研修班课程。由于年龄超过了授课的教授,是班上最年长的学员,她因此成了研修班的“形象大使”。
课堂上有同学调侃:母子同班上课,你们怎么称呼呀?宋爱洁风趣地回答:“在公司论职务,该称董事长;在家论辈分,该叫妈妈;在课堂上论学知识,就称同学吧。”
如此成功,又如此这般年纪,为何获得MBA学位后,还要继续攻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总裁研修班”?
宋爱洁说,自己学习绝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为了拿文凭镀金,而是发展企业的需要。作为董事长,如果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招揽高级人才,提高企业认同度,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终有利于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也是给年轻人和子孙后代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携大头菜二次创业
创业十余年来,宋爱洁吸纳1000多名下岗工人就业,还积极参加各种救灾帮困助学活动。小到助学治病、扶危济困,大到修桥赈灾、各种公益性募捐,宋爱洁捐出200多万元。她也相继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女企业家”、“襄樊十大爱心人物”等称号。
在旁人看来,宋爱洁已经拥有了一切:财富、名声、地位和荣誉。但是她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满足”这个词。2006年,宋爱洁计划开始第二次创业。“企业越做大,越觉得社会责任重大。一己之力毕竟有限,如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惠及更多的人群,莫过于授人以渔。”宋爱洁说的“授人以渔”,便是带动农民种植大头菜。
大头菜是襄阳历史悠久的特产,在周边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植、腌制。她相信,如果能在未来3-5年内将产值做到3-5个亿,这样就能给成千上万的农民稳定增加每亩近千元的收入。
襄阳种植大头菜以宋爱洁曾经工作过的东津地区为盛。2005年,宋爱洁曾在东津聘请当地农户,种植了数百亩大头菜。
她对农户提出唯一严苛的条件就是:必须在大头菜的生长周期全程施用有机肥,不许喷洒任何农药。因为化肥种植的大头菜虽然生长快、产量高但不好吃。农户由此遭受的损失,由宋爱洁直接补贴。
襄阳大头菜赫赫有名,但传统腌制工艺是“百年卤水,三腌五卤六晒”,一直存在咸度过大、脆度不够的问题,外地消费者难以适应这种口味。由于上述原因,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襄阳大头菜依然只能固守方寸之地。
为此,宋爱洁请来专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宋爱洁宣布了她的二次创业计划。可是子女们有些想不通了:“妞妞”从起步开始一直专注于烘焙业,而且正处于事业兴旺阶段,此时转投酱品行业,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跨度过大。而且,襄阳本地从事大头菜加工的企业已经有50多家了。
最终,还是老伴刘仕贵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对儿子和女儿说:“你们的妈妈认准一件事情,会全神贯注地投入,我相信没有她做不成的事情,你们就不要阻止她了。况且这还是一番与民造福的事业。”
终于,儿子和女儿相继都投了赞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