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写

张先炳:华丽环保的“华丽转身”

作者:《支点》记者 刘莉 点击次数:1284  发布日期:2012-06-17

提起武汉的自主创新,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颇受推崇,董事长张先炳51岁下海、以一个外行攻克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难题的创业经历也不断被媒体演绎。

两年前,记者初次接触华丽环保时,它以卖材料为主,出口国际市场贡献了大半产值;此番回访,华丽环保已将触角延伸到下游的200多种塑料制品,国内1500多家超市都能看到它的产品。

张先炳说,除了核心技术,华丽环保覆盖整条产业链的盈利模式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华丽环保已悄然“华丽转身”。

开发产品:不卖“生西瓜”

 一个农夫穷得揭不开锅,只好把没熟的西瓜摘下来拿去卖,还大声喊“又大又甜的西瓜”。过路人买了西瓜,拿回去切开一看是生的。

张先炳用“卖西瓜”比喻国内不少所谓“环保”公司的生存现状:打着可降解的旗号,其实技术、设备、工艺都还不成熟,产品并不能降解。

公司产品展示厅里摆着他们从市场上买来的各种销售得比较好的一次性环保餐具,他随便选了一种,从中剪下一块,点燃。然后再让自己的产品同样燃烧,让记者看其区别。

市场上买来的产品燃烧过后的残余物里有黑色瘤状颗粒,表明里面有无法降解的塑料成分。而华丽的产品燃烧后剩下的是如烟灰一样的灰色粉末。这就是华丽的核心技术:将玉米淀粉改性为塑性材料,以达到完全降解。

张先炳与环保事业结缘,纯属偶然。1997年,他无意间在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华中农业大学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降解的环保塑料PSM。直觉告诉他,这种新材料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于是找到华农,从20万元追加到200万元,希望他们完善技术。

不过,研究情况却始终没有任何突破,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项技术还是一个“生西瓜”,从理论到实践之间有着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

200万元打了水漂,张先炳却不信邪。2000年,他注册成立了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年,他已经51岁。

张先炳决定自己攻克PSM的技术难题,他泡在图书馆里,几乎查阅了十年来关于生物降解材料的所有发明专利的资料。

他还收集了与植物淀粉降解塑料相关的高分子化学、有机合成、生物工程等5学科的专家信息。大半年时间,他跑遍国内50多所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辗转联系百余位专家,登门求教。

为了能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理论知识,他以54岁高龄参加全国硕士统考,考上湖北工业大学,59岁取得了工程硕士文凭,成为我国年龄最大的工程硕士。

在那几年里,张先炳做实验的劲头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白天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晚上就在实验室做实验,经常通宵达旦一做就是十多个小时,累了就躺在实验室的沙发上打个盹儿。当时实验室没有空调,炎热的夏天,实验室内的温度高达45℃,有好几次他都热得中暑晕倒在实验室。

多年的艰苦试验,仅实验用淀粉就消耗掉400多吨。经历了上万次实验,张先炳终于破解了植物淀粉改性的技术难题。公司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获得了25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张先炳的西瓜终于成熟了。

“两座山之间是万丈深渊,连接的只有一座独木桥。白天过桥的人,因为能看清形势变得恐惧而不敢前行。晚上过桥的人由于看不清楚周围状况,没有畏惧心理,所以径直也就过了。”张先炳把自己形容成晚上过桥的人,“正因为我事先对PSM领域毫无了解,所以我才能一直坚持走到今天。”

10万元的融资赌局

虽然PSM材料已经在2002年底研制成功,但他做地产生意时积累的财富几乎全部耗尽。2003年,张先炳陷入了人生第一次绝境。“最困窘时,我因为想吃一碗热干面而在家里找一元钱的硬币,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找到。”张先炳说。

一天,张先炳得知妻子有10万元的私人存款,他立马劝说妻子支持他继续经营。这10万元是妻子原本计划用来两人养老的,经不住张先炳软磨硬泡,还是进了他的口袋。

拿到钱之后,张先炳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2003年7月,他用这仅有的10万元包下了武昌滨湖大厦酒店的一层,并且同时邀请了10家风投公司前来进行融资谈判。这是张先炳人生中最大的一场赌局,而他的筹码仅仅是没有经过市场认证的PSM技术。

张先炳亲自上阵讲解技术,风投公司的眼睛都亮了。最终张先炳选择了长江流域基金,虽然先期只投入了1600万元港币,但在几度拜访过后,这个数目很快就追加到3800万元。

这笔资金把华丽环保推向工业化生产,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8600万元,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

2009年11月,华丽环保再一次获得风投的青睐,美国德同资本向华丽环保成功注资1350万美金,这也是德同资本在武汉的第一笔投资。

在众多的意向投资方中,德同的估值报价不是最高的。但张先炳却选择了与德同“联姻”。

德同资本与美国沃尔玛创始人沃顿家族的投资实体Madrone Capital有着紧密联系。而张先炳看中的正是公司产品进入沃尔玛超市的预期,以及德同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国际市场营销经验。

整合产业链

事实上,从牵手德同开始,华丽环保已开始转身——以材料为主导,整合包括上游原料、机械设备制造和下游产品加工及终端市场在内的整条产业链。

“降解材料在中国还难以推行,原因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与其依靠别人,还不如自己全部囊括所有业务。”华丽环保进入爆发性增长,2010年,销售过2亿。2011年,预计销售将突破4亿元。近三年,每年产值都翻一番。

为了说服下游制品厂商,华丽环保的子公司——武汉华丽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了“百变工厂”,所有的产品都是自己先做实验,开发模具,工艺成熟后再传授给下游厂商。

现在,华丽环保在全国已经发展了28家下游厂商。华丽环保接订单、供应原料,厂家为华丽环保贴牌生产制品。

目前,华丽环保的生物塑料制品涵盖多个领域:工业、医药、食品、电器等产品的包装;酒店一次性用品、餐饮具、厨具、文具、玩具;农用地膜、花卉种植等。

华丽环保专门注册“怡客”品牌生产保鲜袋、保鲜膜等日用品,进驻了包括沃尔玛、大润发在内的全国1500多家超市,销量稳居同类产品前列。宝洁、玫琳凯、7天酒店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是华丽环保的客户。

不经意间,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成为华丽环保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出口份额已降到5%左右。

“幸亏我们转身早,不然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我们的日子会很艰难。”张先炳说,他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