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写

用时间化解对手的围追堵截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的创业神话

作者:《支点》记者 丁杰 陈军 点击次数:296  发布日期:2012-06-16

丁磊、陈天桥、李彦宏……在互联网时代,IT行业从来不缺少偶像。

从一个人创业到带领超过2万人的公司,从中关村的柜台到年销售额过百亿的电子商务航母,他创建了中国最大的网络零售企业。他就是刘强东,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的他,在电子商务领域可谓独树一帜。从2004年关闭所有零售店面,全面转入线上,仅仅几年时间,京东商城成为了B2C电子商务龙头。在质疑声中,刘强东获得三轮融资,一次次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他用业绩证明,后来者同样可以居上。

对于京东商城的定位,刘强东用了两个词来形容:“技术营销”和“仓储物流”。他预计,“用时间化解对手的围追堵截,用博弈说服产业链上游”的方式,可以助推京东交易额在5年内超过千亿元。

布局武汉,辐射中部

2011年4月,京东一次融资15亿美元,当所有人都认为这笔钱将投向核心业务,也就是电子商务平台时,刘强东却出人意料地把这15亿美元大部分投入到物流和研发。以至于有人猜测,7年前从连锁专卖店转到电子商务的刘强东是否要进行“二次转型”——转战物流产业。

对此,刘强东给出的答案是,物流是电子商务销售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电子商务公司能够与用户接触的唯一一环,占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超过60%。鉴于国内物流体系还不够发达,服务品质和效率还远远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京东商城必须加大物流上的投入。

在外界看来,刘强东的“物流帝国”已经初现雏形。目前,京东商城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六大物流中心。而根据京东商城的规划,未来还将投资数十亿元进行物流建设。

靠近市场和客户,是物流中心选址的核心因素之一。据《2009-2010年度中国网购热门城市报告》显示,网购消费力最强的十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天津、温州和宁波。全部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沿海区域。

随着内地市场的兴起,在布局沿海的同时,京东也将触手伸向了中部。刘强东介绍,在以武汉为代表的华中地区,是京东商城订单量增长最快的区域,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他预计,几年内,武汉这个自建物流中心城市有望达到日订单生产10万个以上。

自2011年武汉库房投入运营后,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消费者在京东商城网购体验提升较高,2011年9月武汉实现了配送“211限时达”,即早上11时前下单,当天下午到货,晚上11时前下单,第二天中午前到货,比过去的收货时间缩短了2至4倍,并能在武汉享受售后服务、移动POS上门刷卡、上门取件等优质服务。

刘强东意识到,最容易引起消费者不满的是售后服务,而自身的售后服务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于是,从2010年开始,他重点在全国推出升级售后服务体系,实现了“售后100分”、“全国上门取件”、“先行赔付”等多项专业售后服务。

在与物流相配套的仓储方面,2011年下半年京东商城最核心的任务就是“亚洲一号”项目的相继开工,规划在全国五个城市开通建造“亚洲一号”仓库,未来三年在国内建造七到十个“亚洲一号”。物流设施基本建成后,京东商城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几个项目综合起来的仓储能力相当于京东商城目前订单生产能力的十几倍。

为什么要重金布局仓储物流?此前,刘强东曾在微博中坦陈,目前,国内没有可以容纳数百万种商品的超大型单体库房,大型电商只能自建或者合作代建。京东在北京租赁了7处库房,产生了拆单的情况,导致用户购物体验不好,物流成本也因此增加。在京东“亚洲一号”建成后,这种局面将发生改变。

“当然,这个目标单靠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实现的。”刘强东透露,他正在和多家物流公司进行探讨,大概三年之内会和合作伙伴们建立约200万平方米的仓储中心来满足物流需求。

三个“五年计划”

到2012年初,京东商城涉足电子商务已有8年时间,从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做到了中国B2C市场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刘强东书写了一段创业神话。

按照刘强东的计划,京东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成为中国B2C行业第一名;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成为国内用户体验最好的电子商务公司,已从2011年开始执行了;第三个五年计划是打造一个供应链条,在有京东参与的地方,形成健康的购物生产链。

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对于平台发展的判断至关重要。京东商城属于自主经营模式,获利的根源在于能够为各个合作伙伴带来供应链的服务。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包装,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这是大部分品牌厂商需要做的。刘强东要做的就是帮生产厂商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从工厂的大门传递到消费者的家门。

“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都在试图建设服务体系,但其实整个社会并不需要太多的服务体系。到最后,谁能够提供一个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体系,谁就能够成功。”刘强东雄心勃勃,除了服务于自身平台的卖家、合作伙伴,京东还要服务于每一个厂商。

面对外界的质疑,刘强东保持了他一贯的低调作风。2012年1月,京东商城时隔半年再启资本运作,低调收购日系潮流购物B2C商城“迷你挑”。

业内人士称,京东商城的这次收购或将是2012年B2C网站并购重组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在刘强东的打造下,京东商城已成立了海外分公司,建立买手团队,开拓出口业务。此次收购的“迷你挑”将建成“日韩馆”,消费者可在京东购买到来自全球的时尚产品。这无疑给竞争对手带来了不小压力。

未来十年决定电商成败

2011年中期,在盈利状况不明朗、风投全面撤出的背景下,大批团购网站兵败如山倒。业界谈论最多的是电子商务的冬天。

“现在所谓的冬天其实是资本的冬天,而非业务的冬天。整个行业到了该洗牌的阶段,每家企业只有把内功修炼好,才能在资本市场的冬天里顺利度过。”刘强东判断,在经历了前两年网购用户迅速增长后,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迎来转型升级,在未来电子商务仍将呈现较大规模的增长趋势。

“中国跟美国相对来说绝对值可能无法比较。但从占领市场份额来讲,三年之内我们将达到美国的水平,五年后会超过美国。”刘强东大胆预测,五年后,美国的电子商务占整个社会收入比例将是12%-15%,中国会达到20%。

“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一个体验的竞争,谁能够做最好的体验,谁在未来就能够成功。”刘强东称,自己每天看客户投诉,连续看了七年。他每天将80%的精力花在看用户留言上,不仅看本站的用户评价,还关注站外论坛、微博上对京东的评论。

“中国百富榜”创始人胡润认为,中国IT界最有可能在15年后杀出登上福布斯榜首的富豪。如果未来十年,自主交易式的电子商务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那么,“世界首富”的候选人名单中出现刘强东的名字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