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汉口北
作者 《支点》记者 林楠更新于 2019-12-04
核心提示:武汉要想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得要有吸引本地、省内以及来自天南地北客人的载体。汉口北万国城。叶永华的店铺里,不断有客商涌入,或看款询问,或填单订货。叶永华是汉口北窗帘行业协会会长,也是创美窗帘的老板,在汉口北拥有多个营业面积达数百平方米的店铺。这是9月4日发生在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汉口北”)窗帘大世界的一幕。当天,第六届汉口北窗帘行业秋季订货会正式 [阅读更多]
-
湖北汽车“后起之秀”
作者 《支点》记者 蒋李 实习生 石惟嘉更新于 2019-12-04
核心提示:在近年国内车市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宜昌与广汽集团这类大厂合作,是个聪明的选择。全新一代传祺GA6。每年在重庆、武汉之间,约有120万辆商品车通过长江航道。这一现象,体现着长江上下游间旺盛的商品车需求。地处武汉、重庆之间的宜昌,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湖北前三,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较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布局。如今,随着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宜昌项目基地(以下简称“广乘宜昌 [阅读更多]
-
黄冈“黄金期”
作者 《支点》记者 袁阳平 通讯员 汪海燕 段江平更新于 2019-12-04
核心提示:致力打造新千亿产业,黄冈发展正逢其时。2019李时珍中医药发展大会现场。大健康产业产值达80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2/5;医药食品制造业产值322亿元;中医药产值129.07亿元,同比增长14.2%……11月8日,2019李时珍中医药发展大会暨黄冈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公布的这份“成绩单”,显示出黄冈大健康产业正在高速成长,千亿大健康产业 [阅读更多]
-
“小光谷” 诞生记
作者 《支点》记者 林楠更新于 2019-12-04
核心提示:马口镇距光谷仅60多公里,企业家们希望借助光谷辐射力,让当地的光通信产业驶入快车道。楚天实业光缆生产车间。武汉光谷因“光”而兴,汉川市马口镇则因“光谷”而兴,被人们称为“小光谷”。去年,以马口镇为中心,汉川光通信产值实现46.3亿元。这里集聚了生产光缆、护套、纤膏、钢铝带、光通信电子元器件等20多家光通信配套企业,为 [阅读更多]
-
自动驾驶的城市战争
作者 《支点》记者 袁阳平更新于 2019-11-04
核心提示:无人驾驶汽车或将在特定场景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大规模在城市主干道上实现商业化还为时尚早。东风公司董事长竺延风驾乘L3级自动驾驶功能车辆。传统汽车时代,城市争做中国的“底特律”。如今,很多城市想成为中国的“凤凰城”。凤凰城是谷歌第一个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行的城市。今年8月,合肥公布首条自动驾驶5G示范线路。9月22日,武汉颁发了全球首张 [阅读更多]
-
从“弄潮儿” 到“千斤顶”——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作者 《支点》记者 何辉更新于 2019-11-04
核心提示:营商环境就像空气,哪里的空气更清新,哪里的民营经济就更强大。新近出炉的湖北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实现生产总值3.0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湖北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着实不易。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成绩单背后,湖北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湖北民营经济从“弄 [阅读更多]
-
掘金太空经济
作者 《支点》记者 蒋李更新于 2019-10-08
核心提示:汉产卫星即将进入商用时代。安装有行云公司终端的集装箱。从位于长春的总装基地,到武汉新洲区的测运控中心,再到东西湖区的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云公司”)总部,紧张忙碌的气氛越来越浓——离卫星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近期,行云公司计划发射“行云二号01、02星”,均为百公斤级的应用卫星。“当前我们最关注 [阅读更多]
-
“武汉速度”
作者 《支点》记者 何辉更新于 2019-09-25
核心提示: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全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政务大厅。“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区域竞争力。”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体现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今年以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以打造国内一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全 [阅读更多]
-
武汉引爆“院士经济”
作者 《支点》记者 蒋李 张帆更新于 2019-09-03
核心提示:院士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城市之间的产业基础之争、城市格局之争、环境营造之争。人福医药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医药研发。院士是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近期,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已全面启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均公布了候选人名单。武汉,无疑是最关注这一结果的城市之一。原因有二:一是有二十多位武汉科学家进入候选名单;二是武汉去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启动院士经济工程,增选结果与工程推进情况密切相关 [阅读更多]
-
中欧班列排名次
作者 《支点》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崔澂更新于 2019-08-05
核心提示:在开行中欧班列的59个城市中,武汉发运量紧随成都、重庆、西安、郑州,位居前五名。中欧班列(武汉)在不断提升运营质量。图为“长江号”启动仪式现场。目前,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均已公布2018年成绩。去年,中欧班列共开行6363列。其中,中欧班列(武汉)全年发运423列,同比增长12.2%。在开行中欧班列的59个城市中,武汉发运量紧随成都、重庆、西安、郑州,位居第五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