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发力
作者 《支点》记者 丁杰更新于 2012-08-28
核心提示:从长远规划来看,大项目的频繁上马,对福建提升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巨大,对海西经济区建设意义深远。尽管产业转移的大潮正由东向西涌动,但东部沿海从来没有停止开放发展的脚步。国务院批复实施海西规划、平潭规划和厦门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接踵而至,福建一跃成为中国优惠政策最多的省份之一。30多年前,福建与广东一起被列入改革开放试点省份,发展一度引人瞩目,但受制于多重因素,福建渐渐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 [阅读更多]
-
产权市场区域化变革
作者 《支点》记者 杨萍更新于 2012-08-28
核心提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平台,产权交易市场跨区域整合步伐加快。目前已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泛珠三角流域和北方、西部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等,并显现出强劲的活力。在龚波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长条沙发、一个单人沙发和三把椅子,但常常不够坐。龚波是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称武汉光谷联交所)的副总经理,每天接待很多来访客人,包括律师、会计师、企业家、创投机构老总等。来访者中有的想融资,有的要 [阅读更多]
-
湘鄂“龙凤配”
作者 《支点》记者 袁阳平 丁杰更新于 2012-07-26
湖北“西大门”来凤与湖南“窗口县”龙山,多年前已实现公交互通、通信同城,演绎出经济协作“龙凤配”的好戏。■《支点》记者袁阳平百米宽的酉水河流淌千年,是鄂南土家族的母亲河。河畔两旁,坐落两县。来凤是湖北的“西大门”,龙山是湖南的“窗口县”。两县城相距仅7公里,全国仅有,坊间戏称为& [阅读更多]
-
花桥:生于江苏,长在上海
作者 《支点》特约记者 孙小林 更新于 2012-07-26
刘先生是地道的江西人,已在上海工作17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虽在上海工作,但他住在昆山一个叫做花桥的地方。花桥是紧邻上海嘉定区的一个乡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下属的昆山市。作为一名摄影师,刘先生见证了这个小镇的迅速崛起。数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如今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花桥的发展无疑得益于与上海的无缝接壤,而作为第一步,交通的对接让当地获益颇多,今年年底,上海地铁还将直通花桥。有人说&l [阅读更多]
-
“两个孟楼”的二十年竞合之路
作者 《支点》记者 周呈思更新于 2012-06-20
每天清晨,陈学军都要踏着电动三轮车来湖北孟楼买菜,然后运回河南孟楼的自家餐馆。陈学军的餐馆,就开在离省境线不到200米的地方。“外面来的生意人,通常喜欢来河南孟楼吃饭,这边的面食口味更地道些。”陈学军说,“而湖北孟楼的集贸市场规模大品种多,我们开餐馆的都会跑过去采购物料。”作为祖籍在湖北境内、却在河南边境长大的孟楼人,陈学军不太清楚自己到底算是湖北人 [阅读更多]
-
边界“医术高地”
作者 《支点》记者 袁阳平更新于 2012-06-20
涂汉军与他曾任职的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多年来在秦巴山脉声名远扬。在十堰郧阳医学院毕业后,涂汉军选择在十堰太和医院工作,37岁时,他成了太和医院的掌舵者。聚集了太和等3家三甲医院的十堰,虽地处鄂西北边陲,但其出色的医疗条件吸引了人们不远千里前来就医,辐射范围为鄂豫陕渝边界的6地(市)47个县(市、区)2700多万人。已调任湖北医药学院院长的涂汉军告诉《支点》记者,是十堰独树一帜的医疗卫生及教育机制, [阅读更多]
-
用制度创新降低边界交易成本
作者 彭智敏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更新于 2012-06-20
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后富”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区域统筹、城乡统筹,无不多次强调这一问题。但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时期,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近,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加快省内各区域之间以及与周边省份之间的经济合作高度重视,并且成功举办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高层会商会议。湖 [阅读更多]
-
逐梦“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江中游城市群呼之欲出
作者 《支点》 记者 周芳更新于 2012-06-17
面临政策机遇,湘鄂赣携手正逢时看世界各国城市和经济的地域分布,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集聚成为基本特征。在中国,沿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轴线,沿江发展正由长三角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身处这条主轴之中。正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说,有学者提出“盛世”之说,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以黄河流域为代表,面向未来,如果中国会出现盛世,那一定是在长江流域,上海、南京、 [阅读更多]
-
珠三角联手长三角:跨区域把握投资机遇
作者 《支点》特约记者 李荣更新于 2012-06-17
“不可能独善其身”东莞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而且70%的出口市场都集中在欧美地区。东莞市副市长成洪波坦言,要想在大背景下“独善其身”是不大可能的,“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冷暖兴衰都会对东莞产生影响”。据他透露,东莞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欧美等市场的复苏较为缓慢,其需求在收缩,这对出口 [阅读更多]
-
中三角:中部崛起的关键引擎
作者 《支点》记者袁阳平更新于 2012-06-17
“加强与长江中游省份合作,联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培育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湖北省首次将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引发了湖北省“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烈响应。同在1月份开幕的湖南“两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副校长赖明勇提出,要打造湖南四大经济增 [阅读更多]